今天凌晨,阿尔特塔的阿森纳在足总杯决赛中,成功逆转兰帕德的切尔西,历史上第14次夺得该项赛事的冠军。这是一场双方相似度极高的对决,同样是伦敦的传统豪门同样是少帅领军,同样的三中卫阵型,同样的用速度冲击阵线。但是也并不是完全一致,双方的战术侧重点还是有很大的区别,阿森纳盯着的是切尔西的后防线,而切尔西枪口对准的则是阿森纳的后腰。双方局势的逆转点应该是普利西奇的意外受伤,这直接破坏了切尔西的进攻节奏,并雪上加霜地影响了科瓦契奇的情绪导致后者染红,最终切尔西1比2输掉了比赛。
在如今的英超,越来越多的球队开始在祭出三中卫阵型,而此番阿尔特塔与兰帕德同时做出这种调整,并不算意外。不同点在于切尔西的提速冲击主要在高位,瞄准的是阿森纳的中场区域;阿森纳的冲击重点在前场,尤其是边路。我们不难看出阿森纳的持球冲击全部发生于前场,而切尔西则更喜欢高位操作。切尔西的实际阵型更类似于3-4-1-2,有灵活年轻的持球干将普利西奇与芒特交替来到10号位,抓住阿森纳高位逼抢的空挡来争夺对方后腰背后的空位地带,利用吉鲁的支点策应,来打击枪手命门。
反观阿森纳,虽然高位逼抢的幅度很高,但是他们上半场并没有给切尔西的组织推进带来足够的压迫力,人员搭配更多的强调进攻冲击的部署,以及松散阵型带来的抢断难度,让枪手在上半场比赛并没有限制切尔西的组织推进。最终兰帕德的战术成功了,普利西奇在压迫较小的情况下接球,配合吉鲁的策应,切尔西成功冲击了枪手后卫线与中场的空当,取得进球。
反观阿森纳的3-4-3,更加追求前场的进攻宽度,同时由于拉卡泽特回撤做支点效果斐然,所以左侧的冲击力度远大于右侧,目标就是打击疲劳积累得十分严重的老将阿斯皮利奎塔。全队15次持球冲击(上图左侧),有11次发生在前场,而且,贝莱林(4次)、奥巴梅扬(2次)、拉卡泽特(3次)、佩佩(3次)等具备速度的球员,占到了总数的80%。这充分说明,阿森纳在利用前场攻击手的持球能力去冲击切尔西的防线。
结果问题爆发了,接连遭受冲击的阿斯皮利奎塔终于不堪重负伤退,而切尔西的进攻核心普利西奇又在此时倒下,攻不成,守不就,切尔西的结局自然就不必多说了。2000年之后,阿森纳与切尔西是足总杯夺冠次数最多的球队,而此番决战意义重大,阿森纳需要欧冠资格,切尔西需要冠军,对于主帅来说,这场看似鸡肋的比赛实则意义重大,在恭喜阿森纳胜利的同时,我们也要由衷地为切尔西献上掌声。